清明是清氣上升的時節。從立春到清明整60天,其間經過雨水、驚蟄、春分,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候。清明是人之陽氣生發上升時段,中醫認為,「春與肝相應」,體內肝氣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。常言道,過猶不及,如果肝氣過旺,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,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。春天肝氣盛,要舒暢情緒,若心情鬱結會使氣血運行不暢,從而引發各種疾病。
(一) 菊花茶:
菊花的功效:菊花性涼、味苦辛,有清熱解毒、化痰止咳、清肝明目、疏散風熱的功效,可治療因肝火上亢所致的頭痛、外感風熱造成的感冒、緩解眼酸痛和視疲勞等。注意:菊花性涼,應適量服用或配合性溫的食物(如枸杞子)一併使用。氣虛胃寒、食少泄瀉者慎服,不宜單味多飲。
不同菊花作用不同:
1)杭白菊(浙江省桐鄉市)清肝明目,疏散風熱,降肝火,兼清熱利咽; 胎菊:尚未盛開的杭白菊花蕾,採摘後直接烘乾是杭白菊中的上品,一般作為禮品的都是用胎菊。
2)貢菊(安徽黃山)具有清肝明目兼清肺火的作用;
3)野菊花(亦有人作黃菊花)清熱解毒、消腫的作用最強,對緩解上火導致的口腔潰瘍、牙痛、口臭都有效,但因其寒涼作用較強,入藥較多,少作茶喝。
(二)豆豆湯/粥:
綠豆清肝膽熱,黃豆健脾養肝,黑豆補腎養肝血,白扁豆健脾化濕。以上四種豆煎湯或煮粥,適合春天潮濕鬱悶的氣候時服用。
近日天氣反常,突然暴雨,記得要保護頭頂,因為頂上百會穴是諸陽經之會,若受風寒濕邪入侵,更易生病。被淋雨後,濕冷冷的,寒濕之氣很容易進入身體而感冒或感到不適。除了盡快弄乾身體及頭髮之外,應弄一杯生薑黑糖茶, 以温中祛寒。
資料: 開心日報 31-3-2014 葉翠碧中醫師(清明時節雨紛紛)
BloggerAds
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
袪除面黃
一、面黃原因
1. 陽氣不足:《黃帝內經》:「女子......六七,三陽脈衰於上,面皆焦……. 男子…..六八,陽氣衰竭於上,面焦。」
2. 脾胃虛弱:「脾主運化水濕」、脾主黃色。脾胃虛弱無力,運化失司;或長期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,可令人水濕浮腫,面色萎黃。。
3. 氣血不足:氣主推動及溫煦,氣虛則顏面枯焦。血主濡之。凡血虛、血弱、血寒、血燥等皆可令面色萎黃、淡黃、枯黃。
4. 肝鬱肝斑:肝有疏泄的功能,喜升發舒暢,如因情志不舒,惱怒傷肝,或因其他原因影響氣機升發和疏泄,就會引起肝鬱肝班。
5. 其他:面黃可能與貧血、營養不良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脂肪肝、膽囊炎、膽結石、內分泌失調、微循環差等有關。
二、保健湯水 (以下湯水只供參考)
1. 合歡皮金錢草薏米湯 (4人份量)
材料:合歡皮1兩、金錢草1兩、薏米1兩、雲茯苓1兩、瘦肉1塊、蜜棗3粒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疏肝健脾、利濕退黃
備註:外感及孕婦不宜。
2. 黨芪紅棗土茯苓湯 (4人份量)
材料:黨參1兩、北芪1兩、紅棗5粒、鮮土茯苓1斤、炒白朮5錢、舊陳皮1錢、豬展1塊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補氣養血、健脾祛濕
備註:外感不宜。
三、保健穴位-顴髎穴
定位:在面部,目外眥直下方,顴骨下緣凹陷處。
主治:面部美容、口眼歪斜、齒痛、面部疼痛、面部腫痛、臉頰浮腫等
手法:拇指按法
資料: 24-2-2014 開心日報 葉英良中醫師(袪黃行動)
1. 陽氣不足:《黃帝內經》:「女子......六七,三陽脈衰於上,面皆焦……. 男子…..六八,陽氣衰竭於上,面焦。」
2. 脾胃虛弱:「脾主運化水濕」、脾主黃色。脾胃虛弱無力,運化失司;或長期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,可令人水濕浮腫,面色萎黃。。
3. 氣血不足:氣主推動及溫煦,氣虛則顏面枯焦。血主濡之。凡血虛、血弱、血寒、血燥等皆可令面色萎黃、淡黃、枯黃。
4. 肝鬱肝斑:肝有疏泄的功能,喜升發舒暢,如因情志不舒,惱怒傷肝,或因其他原因影響氣機升發和疏泄,就會引起肝鬱肝班。
5. 其他:面黃可能與貧血、營養不良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脂肪肝、膽囊炎、膽結石、內分泌失調、微循環差等有關。
二、保健湯水 (以下湯水只供參考)
1. 合歡皮金錢草薏米湯 (4人份量)
材料:合歡皮1兩、金錢草1兩、薏米1兩、雲茯苓1兩、瘦肉1塊、蜜棗3粒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疏肝健脾、利濕退黃
備註:外感及孕婦不宜。
2. 黨芪紅棗土茯苓湯 (4人份量)
材料:黨參1兩、北芪1兩、紅棗5粒、鮮土茯苓1斤、炒白朮5錢、舊陳皮1錢、豬展1塊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補氣養血、健脾祛濕
備註:外感不宜。
三、保健穴位-顴髎穴
定位:在面部,目外眥直下方,顴骨下緣凹陷處。
主治:面部美容、口眼歪斜、齒痛、面部疼痛、面部腫痛、臉頰浮腫等
手法:拇指按法
資料: 24-2-2014 開心日報 葉英良中醫師(袪黃行動)
訂閱:
文章 (Atom)